统万城遗址是什么样的景点?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最北端的白城则村,距县城50公里。它是中国东晋时期匈奴大夏国的都城,坐落在无定河北岸的沙漠里。“统万”的寓意是“一统天下,君临万邦”。它始建于夏国龙升七年(413年),为匈奴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征发秦岭以北十余万各族民众历时六年而建成,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
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
统万城独特的建筑形式及各类珍贵文物,使其成为研究五世纪草原民族建筑艺术、探讨从大夏至西夏延续5个世纪之间地区文化和历史的一处考古旅游胜地。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统万城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城市的基本格局仍旧保留,即由外廓城和东西二内城构成多重的城堡工事,由东往西依次为外廓城、东城、西城,即当地人所谓的头道城、二道城与三道城。
统万城遗址内有哪些景观?
外廓城
外郭城因迁就地势和包容最大限度的面积,颇不规则。平面呈曲尺形,周长13865.4米,面积7.7平方千米,它是居民集市聚集地。外廓城无西垣,亦即城圈没有合围。唯在西城西北角隅墩下,筑有一条夯土路基,宽两米,直线向西延伸。另在西城西南方,亦有一条夯土路基,两条道路通向西北方的陵墓和陵城,二条夯筑路基被沙所掩。
外廓城东垣南北两端和南垣底尖部各筑有一个大墩台,平面方形或长方形,东垣北端底部东西宽22米,系由相接的二城垣向外加宽而成,残高4.5米,收水成60度角,其东临沟,墩外侧有夯筑护坡。东垣南端的墩台弧悬于原边,墩台南端部分悬空。北垣中段可见有两座马面伸出,西端垣外侧有两个长方形夯土建筑基座。
内城
内城平面呈长方形,被南北向城垣分隔为二。东城是公廨衙署集中地,西城为皇城。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两城四角均有突出城外的方形或长方形墩台,其中以西城西南角墩台最为高大,现存高度达26.62米。统万城城池坚固,牢不可破,城墙上建设稠密的马面,东城马面22座,西城乃中央政权所在地,安全防范更是头等大事,所以马面多达38座。这些马面均长于城墙数米甚至更多,当敌人攻城时,可从其后射击,马面紧密,射击的石头可以相互交叉,致使敌人攻不到城下。西城南垣一号马面,它长出南墙17米,中空,俯视呈方形竖井。内壁光滑陡直,无门洞,南北壁面有擦洞和楼板残迹,推测由顶部边缘搭木梯上下而出入。据考证,此马面是中空的仓储建筑,亦即史书上记载的“崇台密室”。这样的马面仅有两座。统万城的马面兼作仓储之用,这在中国城建史上是罕见的。